荒野的解說也來幾點

寫於「第五屆全國解說員研討會」前

解說教育工作委員會 召集人 陳俊霖  2002-07

公認為「解說哲學」第一把交椅的解說大師費門.提爾頓(Freeman Tilden),在其1957年所著的《解說我們的襲產(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)》中提出他著名的六大解說原則:

一、任何的解說活動若不能和遊客的性格或經驗有關,將會是枯燥的。

二、資訊不是解說。解說是根據循訊而形成的啟示,但兩者卻是完全不同的。然而,所有的解說都包含資訊。

三、解說是一種結合多種人文科學的藝術,無論講述的內容是科學的、歷史的、或與建築相關的,任何一種藝術,多多少少都是可被教導的。

四、解說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導,而是啟發。

五、解說必須針對整體來陳述,而非片面支節的部份。解說應強調整體,而非片斷;應強調全人類,而非某一部份。

六、對12歲以下的兒童做解說時,其方法不應是稀釋成人解說的內容,而是要有根本上完全不同的做法。若要達到最好的效果,則需要有另一套的活動。

 

另外兩位解說界的前輩– L. BeckT. Cable–又加以擴充,提出「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」,詳述了更多解說者應思考的方向。有興趣的伙伴可參考兩位所合著的《21世紀的解說趨勢:解說自然與文化的十五項指導原則(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: fifteen guiding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culture)》。此書已有中譯本,由本會解說方面的顧問吳忠宏老師所譯,品度出版社出版。茲依其譯文條列如下:

01.為了引起興趣,解說員應將解說題材和遊客的生活相結合。

02.解說的目的不應只是提供資訊,而是應揭示更深層的意義與真理。

03.解說的呈現如同一件藝術品,其設計應像故事一樣有告知、取悅及教化的作用。

04.解說的目的是激勵和啟發人們去擴展自己的視野。

05.解說必須呈現一個完全的主旨或論點,並應滿足全人類的需求。

06.為兒童、青少年及老年人的團體做解說時,應採用完全不同的方式。

07.每個地方都有其歷史,解說員把過去的歷史活生生地呈現出來,就能將現在變得更加歡樂,將未來變得更有意義。

08.現代科技能將世界以一種令人興奮的方式呈現出來,然而將科技和解說相結合時必需慎重和小心。

09.解說員必須考慮解說內容的質與量(選擇性與正確性)。切中主題且經過審慎研究的解說將比冗長的贅述更加有力。

10.在運用解說的技術之前,解說員必須熟悉基本的溝通技巧。解說品質的確保須依靠解說員不斷地充實知識與技能。

11.解說內容的撰寫應考慮讀者之需求,並以智慧、謙遜和關懷為出發點。

12.解說活動若要成功必須獲得財政上、人力上、政治上及行政上的支持。

13.解說應灌輸人們感受周遭環境之美的能力與渴望,以提供心靈振奮並鼓勵資源保育。

14.透過解說員精心設計的活動與設施,遊客將可獲得最佳的遊憩體驗。

15.對資源以及前來被啟發的遊客付出熱誠,將是有效解說的必要條件。

上面的諸項原則,值得全體解說員細細品味。許多解說員伙伴當初在參加協會的解說員訓練班時,常提到自己是「想要學習如何能夠有能力影響別人一同來愛護自然」這個動機之下而報名的。但在結訓後真地帶隊活動,或是承辦課程,乃至和會員會友們聚會的時候,還記得這個「初發心」,或是已迷失在急於陳述知識或教人道理的一頭熱,還是沈醉於聽眾的掌聲而不再探究更深沈的內涵呢?

荒野保護協會堂堂邁入第七個年頭,第五屆的荒野全國解說員研討會也即將舉行。除了伙伴們努力在荒野的各地第一線帶隊活動的操作經驗之外,幾位幹部在匯聚各位的經驗後,也透過討論,不斷地再凝聚成更超越「前線戰術技巧」的「戰略性思考」。如果有什麼可以狗尾續貂地接在前人的原則之後的感想,該算是因為荒野的組織架構所堆疊出來的試驗,帶給我們有一點點不同面向的思考。略述於下,也歡迎各位伙伴多多思考、討論:

1.「解說」的技術面上,知識與體驗之間的均衡應適度搭配,各種方式應視時機使用:所以前面的六加十五點通通很贊成。

2.「解說」以「啟發與影響對方」為目標,而不是在「展現自己」;以對方的立場為起點,而以我方的理想為方向。許多初學解說者,會耽溺於背知識展現自己,但透過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,再和自己所秉賦的協會理念、環境哲學找到一個融合的切入點,才不會變成自彈自唱,然後責罵對方沒有環境意識的自我挫敗之中。

3.「解說」是整體環境運動與組織任務的一環,而不是在空中漂浮的舞台上的一場絢爛表演。一場絕妙的解說演講,沒有後續的接觸,大部份的人一時的感動之後,很快又會回到原來的生活方式,長期的效果畢竟有限。解說如果能配合整個所屬環保團體大策略的一環,並有後續的各種接觸,才是確保成果的保障。

4.解說影響他人的效力,以建立「良善的互動關係」為前提。如果以敵對的立場來講述和批評環境議題,對方就算覺得有一點點道理,配合的阻力仍然會很強。反之如果大家是朋友,一起做一些快樂而對環境有益的活動,自然也漸漸變成對方可接受的生活方式。所以荒野的精神一直強調「和伙伴作朋友」、「和自然作朋友」。

5.擴張解說的時間、空間、和型態,可以引致更長遠的影響力。很多人可以很快聽懂一個新觀念,但不會一下子突然全面改變生活,本來也就不該是這麼不穩定的人格嘛。所謂「頓悟漸修」,所以荒野辦的解說推廣活動,只是整體推廣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門戶,透過這個門戶讓有興趣的人接著參與各種演講、自然觀察班、定點自然觀察,才能讓人一點一滴地慢慢改變。

6.解說人員的組織架構,是支持解說員情感連結和知識成長的重要礎石。

7.解說員的訓練養成,可以擴張到表列課程之前和之後,而不是盲目地增開上課的科目,並應符合組織型態與客觀環境的需求。

8.解說員的生涯規劃,可以藉由不同型態活動的嘗試,來開展其發展的廣度與深度。

9.解說員應有學習和創新的準備,思考和酌情的涵養,不能只是依賴前人的教導和外在的規範來行動。

10.「解說員」從環境運動史中傳承到的良好聲譽,是繼續散播環境理念的利器,而此聲譽也有賴全體解說員